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B.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C.“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舰员。
D.如何吸收西方绘画中的营养,使中国画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文精神,是中国画今后发展中需要解决和探索的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21 03:38: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 。阅读诗词,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享受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 ),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 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 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小题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盈盈秋水   脍炙人口   引人入胜   顺其自然
B.源头活水   脍炙人口   引人注目   自然而然
C.源头活水   朗朗上口   引人入胜   自然而然
D.盈盈秋水   朗朗上口   引人注目   顺其自然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B.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C.人们享受着诗词语言,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D.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享受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还因为人们热爱古代悠闲自在的生活
B.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得令人窒息
C.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
D.古代的生活节奏比现在的要舒缓得多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戏剧资料______,剧目繁多,这在世界戏剧史上十分罕见。旧时演员动辄能演数十上百出戏,且往往没有文字剧本,不经排练,表演时直接“台上见”。民间戏班的剧目数量相当可观,观众任意点戏,艺人立马演出。传统戏剧的编演能力______。其奥妙在于我国戏剧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无形剧本——口头剧本。宋元时期,说唱技艺繁荣,直接催生了口头剧本的形成。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首次大量产生书面剧本的时代,以剧本、剧作家为中心的戏剧体制开始形成。实际上,不只是元代伶人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是他们执行了广泛剧目的舞台创作。明清传奇史背后,亦潜藏着一部深厚的口头创作史。明清舞台本与口头文学______,戏词中随处可见格言、谚语、民歌、民谣等。考察剧本中的文字符号,其口头性也非常明显。______,一些传奇剧本可能直接录自演员的口头。以前,我们将文人的剧本创作史、戏曲文学史视为中国戏剧史的主流,大大低估了戏剧舞台表演、口头编创的历史地位。(    )。过于偏重文献、文学的戏剧观、戏剧史观无疑应该得到修正。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俯拾皆是 脍炙人口 水乳交融 可想而知
B.俯拾皆是 出神入化 浑然一体 显而易见
C.浩如烟海 出神入化 水乳交融 显而易见
D.浩如烟海 脍炙人口 浑然一体 可想而知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际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且他们还执行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B.实际上,不只是元代伶人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且还他们推广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C.实际上,不只是元代伶人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且他们还实行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D.实际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且他们还参与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现在看来,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丰富了戏剧史
B.现在看来,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C.现在看来,口头剧本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更丰富了戏剧史
D.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现在看来,还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