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大气的受热过程也是热量在太阳、地面、大气之间传递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①
B.②
C.④
D.⑤
【小题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A.②
B.③
C.④
D.⑥
【小题3】若①表示某种作用,④⑤⑥分别表示某种辐射,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①可能增强 ④可能增强 ⑤可能增强 ⑥可能增强
A.①④
B.④⑤
C.⑤⑥
D.①⑤
【小题4】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有关的是()
A.高处不胜寒
B.雨后天更蓝
C.霜重见晴天
D.瑞雪兆丰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2-12 05:4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能正确反映图示情况的是( )
①该时段为夜间 ②该时段为白天
③该时段吹谷风 ④该时段吹山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该山间河谷此时段多雨。下列四幅图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小题3】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同类题2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④—③
D.③—④—②
【小题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为①辐射量的很小一部分
C.③—是地球大气的根本热源
D.④—对地球具有保温作用
【小题3】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燃烧柴草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增强(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下图为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2月2日
B.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相近
C.海南岛虽然属于无冬区,但存在季节更替现象
D.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小题2】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海陆分布
D.光照
同类题4
阅读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小题2】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同类题5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嫦娥三号”卫星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时,旧金山(西八区)的当地时间为
A.12月14日5点
B.12月15日5点
C.12月14日13点
D.12月15日13点
【小题2】下列可能发生在月球的现象是
① 昼夜现象 ② 电闪雷鸣 ③ 朝霞、晚霞 ④ 狂风暴雨 ⑤ 行走如跳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