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有专家估计,到 21 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增加 2℃~5℃,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二氧化碳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是因为()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小题2】如果全球气温持续这样的变化趋势,我国将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天山的雪线将下降
B.鄱阳湖水面将上升
C.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界线将北移
D.一月 0℃等温线将南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3-12 06:10: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近100年来世界气温:( )
A.呈直线上升趋势
B.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C.变化不大
D.总体上有下降趋势
同类题2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 现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期间( )
A.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逐年减少
B.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C.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D.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小题2】有关“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冰厚度和覆盖面积的减小②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③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④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3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A.钓鱼岛的海岸线变长
B.全球的雪线降低
C.导致原有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D.影响南亚旱涝数量减少
同类题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于2015年12月11日在巴黎落下帷幕。大会就全球气候变化治理问题进行了谈判,防治上述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开发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
同类题5
(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
材料二: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试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成因及对北极地区动植物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