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5-09 03:32: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古代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句中导致“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削弱作用增强
B.大气保温作用减弱
C.地面辐射减弱
D.大气逆辐射增强
【小题2】下列诗句中描写景象与风力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B.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明•王继芳《锦石崖》)
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清•冯云山《咏瀑布》
同类题2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 P′逐渐减小
B.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 P 与 P′的差值大
C.P 大于 P′是因为大气保温作用明显
D.影响 P 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同类题3
左图显示的是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右图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模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A.山峰多冰川
B.昼夜温差大
C.草原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
【小题2】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 )
A.②强④弱
B.①弱③强
C.①强②弱
D.③弱④弱
【小题3】青藏高原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
A.日照条件差
B.热量条件差
C.干旱多风沙
D.地形起伏大
同类题4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太阳
B.地面
C.大气
D.海洋
同类题5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
回答问题。
【小题1】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小题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