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洞庭湖地理位置图及洞庭湖1825~2006年间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
(2)洞庭湖湖面夜雨较多,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3)说出洞庭湖水域面积近200年来的变化趋势及这种变化对周围地区气温、降水、生物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1-08 07:54: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海平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
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小题2】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气温降低,刮风下雨
B.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C.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D.湿度增加,风和日丽
【小题3】下列最符合大城市中心与郊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2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同类题3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B.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两湖均为内流湖
【小题2】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
A.甲、乙两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C.甲、乙两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乙两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同类题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水汽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充分条件
C.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但对地面不具有保温作用
D.臭氧含量很少,但它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同类题5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而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小题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