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_______,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乙、丙两地冬季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1-20 09:3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有雨旱季”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小题2】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R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P、S两地气候特点的共同点是
A.气温年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
C.降水年较差小
D.降水年较差大
同类题2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使大气更多吸收了太阳辐射,增加了对地面的逆辐射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同类题3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气象卫星监测到北京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图中首先增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北京2018年2月份二氧化碳浓度较2017年7月份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太阳高度较7月份小
B.取暖释放二氧化碳增多
C.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D.日照时数少,光合作用弱
同类题4
(22分)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2月份气候资料分布图,冬季冷湿是影响该区域人们活动的主旋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2月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并简要分析图示地区的湖泊多为不冻湖的原因。(8分)
(2)归纳总结图示地区0°等温线走向的分布规律并分别说明其影响因素。(8分)
(3)2014年图示国家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9%,多种农产品对外依赖度非常高,尽管图示区域冬季冷湿,但该国的图示区域的全年粮食自给率达到128%,请说明图示地区粮食自给率高的原因。(6分)
同类题5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10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图为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小题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小题3】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