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气温
(高、低),其影响因素的
。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之间的平均温差约为
℃,其主要原因是
。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4)图中F所在省区最具优势的资源是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1-30 02:22: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大风和上升气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下图为北京市某日5次观测到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由此可判断,该日有利于PM2.5浓度降低的时段为
A.5-8时
B.8时前后
C.12-15时
D.5-20时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总体来看,我国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有何规律?
(2)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原因是什么?
(3)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原因是什么?
同类题3
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霜冻往往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D.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小题2】“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ºC”,说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自()
A.A太阳辐射
B.B地面辐射
C.C大气辐射
D.D大气逆辐射
【小题3】下列四幅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同类题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小题2】冬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
A.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B.能增加大气逆辐射
C.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能增加地面辐射
【小题3】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且大气逆辐射弱
D.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同类题5
雾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读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雾霾主要出现在地球圈层结构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雾霾天气时,右图中的( )
A.a减少
B.b增多
C.c增强
D.d增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