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南方夏季,农民常会给温室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以调节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其作用为
A.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B.增强大气反射,提高土地温度
C.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的温度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31 03:37: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A
B.B
C.B1
D.C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地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地的海拔较2地高
B.1地的海拔较2地低
C.图示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D.图示区域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土地沙漠化
同类题3
甲图为印度局部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乙图为该区域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读甲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地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量小于200 mm
B. 该区域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
C. 受西南季风影响,印度各地降水集中于夏季
D. N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小于500 mm
【小题2】下列关于所示区域产业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 P城是印度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 B. Q河由于流经山区,航运价值小
C. 乙图③带是印度畜牧业分布区 D. 孟买是印度主要的麻纺工业中心
同类题4
霜降(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是秋天到冬天的过渡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是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微细冰针,结构疏松,因冷至0℃以下,由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凝结所成。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霜降日,大庆市(46.5°N)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观察到的一天中树影移动轨迹最接近
A.
B.
C.
D.
【小题2】关于霜的形成条件,表述不正确的
A. 霜多出现在寒冷的秋末、冬、春初季节 B. 霜多出现在夜晚特别是日出前
C. 霜的形成需要多云、微风或无风的天气 D. 霜附着的下垫面物体表面粗糙、表面积大
同类题5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 为太阳长波辐射
B.②—— 为大气逆辐射
C.③—— 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D.④—— 晴朗的夜晚辐射量较强
【小题2】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增强,③减弱
B.②减弱,④增强
C.③增强,④减弱
D.②减弱,③增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