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⑴~⑶题。
材料一:下图为北欧地区略图,下表是A、B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读表:A、B两城市各月均温(℃)
城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A
1.5
1.6
3.3
5.9
10.5
13.5
14.5
14.4
11.5
8.7
4.7
2.6
B
-2.8
-3
0.1
4.6
10.7
15.6
17.2
16.2
11.9
7.5
2.6
-1
材料二:甲国的海洋渔业十分发达,在国内、国际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专门的渔业部的国家,渔业的管理、捕捞、加工和销售都形成了配套的体系,其渔业产品的90%都销往世界各地。
(1)简述乙国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2)与B相比,简述A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3)分析在甲国沿岸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区位优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7-05 07:23: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与人造烟幕防雷箱冻的原理相吻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2
甲图为某沙漠局部图,乙图为M、N两地的气温和空气湿度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林草地的分布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凹岸—流速慢—沉积作用—水源充足
B.凸岸—流速慢—沉积作用—水源充足
C.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土坟肥沃
D.凸岸—流速快—侵蚀作用—土壤肥沃
【小题2】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3】造成谊句两曲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下垫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同类题3
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农民在寒潮来袭时燃烧柴草产生浓烟保护菜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能够( )
A.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C.阻挡冷锋前进,吸收太阳光照
D.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同类题4
下列辐射的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一组是( )
A.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C.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D.大气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同类题5
读“太阳辐射与大气和地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作用,它使太阳辐射向________(方向)散开。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就是这种作用的结果。
(2)图中B表示________作用。受该作用影响,白天阴天时气温比白天晴天时_______。
(3)图中臭氧能吸收________,它主要分布在________层。
(4)图中二氧化碳、水汽能吸收________,它们主要分布在________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