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
A.10百帕
B.13百帕
C.16百帕
D.15百帕
【小题2】此时,台湾岛以北海域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02 02:53: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雾是指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汽凝结生成雾。霾,也称灰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大气浑浊现象。
【小题1】有关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就北京而言,夏季的霾主要以燃煤、土壤粉尘、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物为主
B.热带雨林地区因为全年高温多雨,不会出现霾
C.东北、华北地区农民在田地燃烧大量麦秆和稻草,产生的霾都发生在秋季
D.降雨、大风等天气有利于霾的扩散
【小题2】有关雾或霾的特点和影响是()
A.霾一般有日变化,雾的日变化不明显
B.能见度相同的条件下,大气的相对湿度大时,为霾,小时为雾
C.雾使地面水汽不易蒸发,滋润土地,同时又具有保温作用
D.露点高低主要受凝结核的影响
同类题2
左图为我国西南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我国西南某河谷地带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①~④地中(双选)( )
A.①地为山脉
B.②地地势低
C.③地为河谷
D.④地地势高
【小题2】甲地气温较高的原因是(双选)( )
A.地势较低
B.暖湿气流影响
C.太阳辐射强烈
D.温室效应显著
【小题3】西南河谷地区降水日变化的成因主要有(双选)( )
A.夜晚降温迅速,易形成降水
B.白天逆温层,不易形成降水
C.夜晚多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
D.白天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
同类题3
读 “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近地面的空气运动方向是______。(用字母说明)
(2)甲、乙两地比较,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可能伴有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气温昼夜温差较小的是_________。
同类题4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同类题5
小庄在登山过程中感觉愈来愈冷,且由于山上空气稀薄感到呼吸不畅。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哪两条线可以解释上述现象
A.甲和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乙和丁
【小题2】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