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海南岛地形图”、“东方与海口的气温降水统计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海南岛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东方与海口两地年均温与年降水量,并说明原因。
(3)椰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东部沿海平原地带,说明气候方面的优势因素。
(4)若海口和东方同时日落,则此时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盛行风为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10-17 09:25: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寒冷的夜晚,农民在地头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⑤⑥
D.④⑤⑥
同类题2
图中P1、P2、P3表示三条数值不同的等压线,箭头表示A处的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
________
半球(南或北)的天气系统。判断依据是
________
。图中反映的是
________
(高空或近地面)的天气状况。
(2)甲、乙、丙、丁四地中,受冷气团控制的是
________
,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________
。
(3) 对我国降水影响范围最大的是什么雨?为什么?
同类题3
读某区域天气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_(气压系统),B为________(气压系统),受A影响的区域一般_______天气,受B影响的地区多__________天气。
(2)此时C、D、E、F四地中有降水的是_____,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3)图中P点的风向为_________,与N点相比,P点的风力更________。
(4)分析C地未来一两天的天气状况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图为北京市城市热岛强度四季日变化的平均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北京市冬季热岛强度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2017年在对北京市中心区热岛强度进行观测时发现,春节所在周的城市热岛强度在冬季内最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寒潮突然降临
B.产业大量转移
C.市区人口减少
D.气候突然变化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