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④________________气候;⑥________________气候。(横线上填气候类型名称)
【小题2】简析⑧地区气温最高月份在5月(而不是7月)的原因。
【小题3】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洋性最强的是哪地?分析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11-28 07:09: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冰盖坡度较大的地区,由于冰盖表面辐射冷却快,使得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面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下降风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下图为南极大陆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我国四所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显著的是中山站,其原因是该地
A.海陆差异显著
B.坡度陡
C.辐射冷却剧烈
D.冰盖厚
【小题2】为抵御下降风的危害,中山站应特别加固建筑物的
A.南墙
B.北墙
C.东墙
D.西墙
【小题3】春、秋分日前后,南极大陆下降风最强烈的天气和时段在
A.晴天2:00-4:00
B.晴天14:00-16:00
C.阴天2: 00-4:00
D.阴天14: 00-16:00
同类题2
(12分)材料: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
(1)由材料看出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但冬季温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7分)
(2)与山东省相比,海南岛的气候更有利于蔬菜生产,其优势有哪些?海南岛成为了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其冬季蔬菜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什么?(5分)
同类题3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b层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B.对流强盛,输送热量多
C.地面是该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吸收大量地面辐射
【小题2】平流层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②吸收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③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④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通信有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同类题4
下列现象不属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范畴的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是明亮的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C.冬天晴朗的早晨能见到白霜
D.多云的白天气温较晴朗的白天气温低
同类题5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B.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C.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D.c代表的辐射对地表起到保温作用
【小题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