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部分地区图(下图)。
材料二
R河气候资料(下表)。
表
材料三沿50°E年降水量、蒸发量和>10°C积温图(下图)
(1)东欧平原典型的地貌特征是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作用。
(2)依据材料一图、材料二表分析材料一图中R河的流量、汛期和流速的特征。
(3)大约以55°N为界,东欧平原南、北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试结合材料三图加以说明。
(4)有人建议将材料一图中①城的冶金工业迁往②城,你认为是否合理,请阐述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12-14 08:4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是某国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甲地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山地针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
【小题2】推测乙地附近区域的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A.终年高温——纬度位置、洋流
B.终年少雨——大气环流、洋流
C.气温年较差小——海陆位置、地形
D.干湿季分明——大气环流、地形
【小题3】该国沿海河流
A.流量大,流速快
B.流程长,无结冰
C.季节性河流为主
D.水力资源丰富
同类题2
读下图“亚洲季风环流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部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洋流因素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形因素
【小题2】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有密切关系的季 风是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北季风
【小题3】影响我国的寒潮发源于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题4】下图中反映北半球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A.
B.
C.
D.
【小题5】寒潮带来的危害主要是
A.狂风和特大暴雨
B.低温、霜冻和大风
C.洪涝
D.干旱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b的气候类型为
A.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C.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
D.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2】a气候的成因是:
A.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B.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C.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同类题4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895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南旱北涝
B.南涝北旱
C.南北皆涝
D.南北皆旱
【小题2】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A.温室效应加剧
B.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C.冬季风减弱
D.夏季风减弱
同类题5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
【小题1】关于图中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④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②、④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②<④
C.①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吸收
D.③代表的辐射强度与天气状况无关
【小题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减小①辐射
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
D.改变④的辐射方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