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该热力环流图中(下图),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高
B.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低
C.甲地比乙地气温低,气压高
D.甲地比乙地气温低,气压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24 01:0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7分)下图表示30°N~60°N的大陆部分,读图回答: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季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3分)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 (1分)
(3)右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将其序号与上图四地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对应填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3分)
同类题2
每年十月通常秋高气爽的北京,2013年深陷重重雾霾污染中。10月28日开始的雾霾严重污染北京,并将延续到29日,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 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小题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同类题3
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横线上。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同类题4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使农作物受损,甚至死亡的气象灾害。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下题。
纬度
23.5°N
30°N
40°N
45°N
霜期时长
5天
15天
55天
105天
【小题1】材料中不同地区霜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小题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弱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同类题5
下图为2016年9月15日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P点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小题2】此时,甲乙两地相比
A.甲气温高,乙气温低
B.甲气压低,乙气压高
C.甲处吹西南风,乙处吹东北风
D.甲处阴雨,乙处晴朗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