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用“高”、“低”分别标注出气压中心的气压状况。
(2)分别填出下列两气团性质:A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填出下列两地的风向:A偏___________,B偏______________,A地风力比B地更___________。
(4)冷暖锋都能引起降水,则甲、乙、丙、丁四地处于雨区的是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8-29 10:02: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世界某区域图”和“风力统计曲线”,“风力统计曲线”中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
【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小题3】甲乙两地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A.880km
B.960km
C.1050km
D.1110km
同类题2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若B处为太平洋上,则该气压系统的名称是:( )
A.亚速尔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冰岛低压
D.阿留申低压
同类题3
某同学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左图),在教室中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左图),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右图)。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1)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
(2)依据左图、右图及实验过程,请在下图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在
环节3
中标出近地面气压状况。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
同类题4
下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表示地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小题2】a、b、c、d四个环节中最先出现的两个环节是 ( )
A.a、b
B.b、d
C.a、c
D.c、d
【小题3】导致c运动环节的根本原因是 ( )
A.水平气压梯度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丙、丁处的冷热不均
D.甲、乙处的冷热不均
同类题5
(14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
(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4分)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3)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4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