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 )
A.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B.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C.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D.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小题2】对近地面气温高低影响最直接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④曲线表示的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量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 )
A.地势高
B.下垫面为冰川地面
C.环境污染严重
D.人口增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08 07:03: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日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日甲地气温日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每年冬季,常出现于丙地的昆明准静止锋并非“静止”,它有夜晚向南推进、而白天却向北移动的活动规律,试从大气受热状况角度分析其成因。
同类题2
2017年12月某日早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大雾,古城扬州在大雾中若隐若现,宛如“天宫”,气温上升缓慢,一直持续到10时左右。下图示意扬州地区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雾说明,扬州近地面
A.风力较大
B.对流强烈
C.垂直温差小
D.空气湿度小
【小题2】大雾导致扬州气温上升缓慢的原因之一是
A.①强
B.②弱
C.③强
D.④弱
同类题3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假如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60千米处,则从气球到地面气温的变化为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减-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
D.递减-递增-递增
【小题2】能大量削弱到达地面紫外线的物质主要位于图中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同类题4
下表为我国某地某年11月下旬天气信息统计表(表中气温数值分别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阿答下面小题。
【小题1】废地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
B.松嫩平原
C.河西走廊
D.珠江三角洲
【小题2】此时期该地降水日数偏多的原因是( )
A.玲暖气团势力均等,形成准静止锋
B.暖湿气流较强,且冷空气影响频繁
C.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D.热带低压影响频繁
【小题3】27日到29日,废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大的原因是( )
A.风力大小的变化
B.大气的保温效应
C.日照时问的长短
D.处于低压槽的曲侧
同类题5
电闪雷鸣、刮风下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高层大气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