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太阳辐射②地面吸收③大气逆辐射④大气削弱⑤地面辐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③②
C.①④②⑤③
D.①④②③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18 09:0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数字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地面反射
B.②—大气反射
C.③—大气散射
D.④—地面吸收
【小题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 )
A.①增加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同类题2
2017年 10 月24 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第14 届全会上,我国正式宣布向全球免费共享“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数据和碳卫星监测数据。“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结合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8
B.10℃
C.12℃
D.20℃
【小题2】图乙中与温室效应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中国有句成语叫“立竿见影”,夏至日正午下列哪个城市立杆却不见影?( )
A.长沙
B.汕头
C.上海
D.北京
同类题3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白昼时间长
B.降水量少
C.太阳高度大
D.海拔高度低
【小题2】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
A.立夏
B.大暑
C.夏至
D.处暑
同类题4
深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无大气的保温效应。
同类题5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中的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农耕比重大,冬季秸秆燃烧量大。
右上图是左图中A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描述A城市的气温特征并解释其成因。
(2)右下图显示恒河平原2013年年初近1个月因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阴霾现象。分析此地冬季易被阴霾长期笼罩的主要原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