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地理学习小组在常温下做了如下实验:在相同温度下,用红外光源分别对充满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两只烧瓶进行照射,一定时间后,发现乙瓶温度计读数比甲瓶高出4℃,与该实验原理相似的地理现象是( )
A.大气污染
B.酸雨现象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18 04:37: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大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和甲岛上的冰尘(混合了冰和水的黑色尘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冬季浮冰界线a段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①温度低
B.寒流①势力强
C.寒流②温度低
D.暖流③温度高
【小题2】关于甲岛上冰尘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暖
B.减弱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全球变暖
C.减弱太阳辐射的反射,减缓全球变暖
D.增强太阳辐射的反射,加速全球变暖
同类题2
读“大气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层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
(2)B是________层,该层有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层。
(3)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______层(填字母),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的是___层(填字母)。
(4)在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层(填字母);现代飞机多在___层飞行(填字母)。
同类题3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主要是因为( )
A.太阳辐射
B.大气散射
C.大气削弱
D.地面反射
同类题4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反射作用
B.谚语“冬季十雾九晴”——散射作用
C.白天多云比晴天气温低——吸收作用
D.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同类题5
四川盆地因为海拔低,与太阳距离远,所以太阳辐射很弱。(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