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
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
(2)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___________。
(3)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7-11-29 11:41: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雾凇通称“树挂”,其形成过程是:空气中湿度比较大,白天的气温比较高,空气中的水分在白天形成雾,而接近晚上,随着气温的降低,雾气和水汽遇冷凝华在枝叶上形成冰晶。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最易出现“雾凇”美景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同类题2
读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
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C.大气的吸收作用——②
D.大气逆辐射作用——③
【小题2】“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辐射
B.②辐射
C.③辐射
D.④辐射
同类题3
上海郊区某蔬菜大棚,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小题2】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持续的伏旱天气
C.连续的霜冻天气
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同类题4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地运动中,下图示意自然界中某地理事物的运动(循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BC位于近地面,则( )
A.B处气温低于C处
B.B处多为阴雨天气
C.D处气压大于C处
D.与②相比,④受摩擦力影响更大
【小题2】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B处为陆地,C处为海洋,则对四个环节叙述正确的是( )
A.环节①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B.环节②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C.环节③为植物蒸腾作用
D.环节④强弱取决于人类活动
同类题5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题。
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