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校学生中午做下图的实验:将甲、乙两个规格与质量相同的玻璃箱同时放在日光下,甲箱底部放有沙土,1小时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是甲箱内的气温比乙箱内的气温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是因为( )
A.太阳辐射强
B.大气逆辐射影响
C.大气吸热弱
D.沙土增温的影响
【小题2】该实验主要目的是说明近地面( )
A.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B.大气的保温作用
C.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D.大气的温室效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6-23 04:06: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台湾岛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相关的地理事物沿剖面线变化图)以及“台湾铁路、河流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了
、
两个气象要素的变化,并分别说明判断理由。(6分)
(2)简要说明台湾岛的自然地理特征。(4分)
(3)列举对该岛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2分)
(4)台湾岛东西两侧相比,哪侧更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分)
同类题2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电视剧《三国演义》第76集“火熄上方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伏兵,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时,山上士兵即投下石块堵塞谷口,同时引燃谷内干柴。刹那间,上方谷硝烟弥漫,火海一片。正当司马懿父子以为必死无疑时,天空竟然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司马懿感谢苍天保佑,趁机逃脱。该战十分惨烈,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都覆盖着未烧尽的衣服和草木灰。诸葛亮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火熄上方谷与热力环流有关,下图为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
(1)近地面气温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如何?
(2)同一地区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的关系如何?
(3)气流是否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同类题3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小题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同类题4
读某滨海地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A表示________辐射,B表示云层的反射作用,C表示______辐射,D表示______辐射。
(2)与晴天相比,分析图中云层对该地昼夜温差的影响。
(3)图中工厂右侧紧邻大海,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的影响,指出工厂烟尘飘向画法错误的是“昼”还是“夜”,并分析原因。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是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小题2】有关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雨热不同期,适合葡萄、油橄榄生长
B.乳畜业高度发达
C.动物善于奔跑,有季节性迁徙
D.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