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较为温暖,这是因为( )
A.多云的白天地面辐射强烈
B.多云的白天大气辐射微弱
C.多云的夜晚地面热量散失较多
D.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1-20 06:58: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高天流云、风霜雨雪主要发生在
A.高层大气
B.平流层
C.对流层
D.臭氧层
同类题2
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1~3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结合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此类洪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
【小题2】“一日一峰”反映了当地的环境特征是( )
A.气候大陆性强
B.降水变率大
C.冰雪融化快
D.自然灾害多
同类题3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小题2】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
A.外出戴口罩
B.多吃润肺食物
C.错时上下班
D.使用空气净化器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对近地面大气温度没影响
B.②的强弱与纬度呈正相关
C.③的强弱取决于气温的高低和云量的多少
D.④的强弱决定昼夜温差
【小题4】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4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15 ~18 ℃,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12 ~ 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
A.11 月
B.9 月
C.5 月
D.3 月
【小题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离市场近
B.水源丰富
C.病虫害少
D.上市较迟
同类题5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小题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箭头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人造烟雾可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冻害,是因为人造烟雾可以
A.增强①辐射
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
D.增强④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