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仔细分析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可能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
①大量矿物燃料的使用 ②私家车的不断增加③森林大量被砍伐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对照图,全球气候变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24 09:15: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化给市区带来“热岛效应”。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受下垫面因素和人为热因素的制约(城市下垫面整体反射率小于郊区)。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还和风速、云量等天气因素有密切的关联(思考:有什么关系?)。根据上述材料和下表(上海市某年各月平均风速和平均云量表)推断上海城郊差最大的时段是( )
A.春末初夏
B.盛夏时节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同类题2
简答题:请你用地理原理解释以下地理现象:
(1)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深秋和初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3)下列日历图显示信息是否可信,为什么?
同类题3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小题2】歌词所描述的天气条件下,当地
A.气温日较差小
B.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
C.当日大气保温效应明显
D.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
同类题4
读“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表示_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__,丙表示__________,丁表示______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请解释原因。
(3)请用地理原理解释“高处不胜寒”。
同类题5
下面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主要因为
A.①增强
B.②较强
C.③减弱
D.④不变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