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A—G—C
B.A—D—G
C.G—F—D
D.F—D—G
【小题2】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A辐射少
B.大气吸收G辐射少
C.地面吸收F辐射少
D.地面吸收D辐射少
【小题3】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变差,与其有关的是
A.A增强
B.E增强
C.D增强
D.G增强
【小题4】农村传统的防御霜冻的做法是傍晚闷烧秸秆放烟。这样做是因为烟尘可以与云雾一样
A.增强地面辐射
B.减弱地面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减弱大气逆辐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4 11:10: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原理及效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中箭头①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减少
B.地面吸收的大气辐射减少
C.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释放的热量增多
【小题2】该图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 )
A.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相互影响实现环境自我修复
C.具有地带性分布特征
D.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同类题2
读“三种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称:②、③、④。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A作用、B 作用和散射作用。
(3)近地面大气直接的、主要的能量是(填序号)。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4)与阴雨天相比,晴天昼夜温差(大或小),解释原因: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亚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合流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近年来两河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至中下游流量骤减,影响了下游的自然生态环境。
(1)分析德黑兰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阿拉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类题4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___环节的增强直接相关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同样是白天,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原因是白天多云时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同类题5
读某大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和甲岛上的冰尘(混合了冰和水的黑色尘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冬季浮冰界线a段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①温度低
B.寒流①势力强
C.寒流②温度低
D.暖流③温度高
【小题2】关于甲岛上冰尘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暖
B.减弱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全球变暖
C.减弱太阳辐射的反射,减缓全球变暖
D.增强太阳辐射的反射,加速全球变暖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