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A—G—C
B.A—D—G
C.G—F—D
D.F—D—G
【小题2】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A辐射少
B.大气吸收G辐射少
C.地面吸收F辐射少
D.地面吸收D辐射少
【小题3】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变差,与其有关的是
A.A增强
B.E增强
C.D增强
D.G增强
【小题4】农村传统的防御霜冻的做法是傍晚闷烧秸秆放烟。这样做是因为烟尘可以与云雾一样
A.增强地面辐射
B.减弱地面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减弱大气逆辐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4 11:10: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左表为“西安市11月12日、13日气温变化”,右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日期
最高温
(℃)
最低温(℃)
11.12
10
1
11.13
8
4
【小题1】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与11月12日夜晚相比,11月13日西安市夜晚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同类题2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
(3)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什么?
(4)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5)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地连续三日天气状况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列问题。
【小题1】表格中的信息显示
A.4日气温较高,对流强烈,晴间多云
B.5日西北风强劲,空气质量好
C.6日昼夜温差大,早晚需保暖防寒
D.该地天气变化可能为冷锋过境造成
【小题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与4日相比,6日的
A.①显著增强
B.②显著增强
C.③大幅变弱
D.④大幅变弱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
【小题2】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地区气温空间变化规律的是
A.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B.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C.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高先减后增
D.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高变化不大
同类题5
如图中,哪种情况下夜晚气温最高( )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