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过程使得城市下垫面性质有了很大改变
②城市建筑规模膨胀,加快了与郊区热量的交换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增加,大气质量变差
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的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C.热岛效应≥1.0℃城市最多的地区是高原区
D.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14 12:02: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读图材料,回答下题。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以达到拍摄效果。结合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同类题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下图中能体现“巴山夜雨”成因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km,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下图示意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甲地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植被
D.洋流
【小题2】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原因主要是
A.降水量较多
B.气温日较差较大
C.病虫害较少
D.土壤水分较多
同类题4
“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对山谷地区夜雨多的形象写照。其主要原因是山谷地区
A.夜晚气温高于白天气温,气流上升
B.夜晚气温比周围地区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C.夜晚气温比周围地区气温高,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D.夜晚气温比周围地区气温低,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同类题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大气垂直运动状况分别是:甲地是________气流,天气状况多为________(阴雨/晴朗)乙地是________气流,天气状况多为________(阴雨/晴朗)。
(3)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