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地理
题干
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恢复和扩大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适当迁移当地居民
C.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9-28 02:14: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被称为生态的净土。保护三江源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A.开采沙金
B.部分禁猎
C.体牧育草
D.修建水库
同类题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重要性是
A.大量开发当地的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可以增加牲畜的放养量,提高牧民的收入
C.使珍稀濒危动物得到保护,河流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D.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同类题3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日前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即将启动。根据新规划,三江源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像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 )河流下游输水。
A.长江、黄河、怒江
B.长江、澜沧江、怒江
C.黄河、澜沧江、怒江
D.黄河、长江、澜沧江
【小题2】下列有关三江源扩大治理范围的理由,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更好地保护高原湿地
B.更好地解决就业人口
C.更好地保护高海拔生物多样性
D.更好地保护水源涵养地
同类题4
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地区,每采集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近年来,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加剧、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为突出,下列措施不合适的是
A.退耕还草(林)
B.全面禁猎
C.休牧育草
D.大量采挖虫草
同类题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水源的保证之一
C.三江源水源地的环境破坏不会对长江中、下游造成影响
D.我国已经开始重点保护三江源
相关知识点
中国地理
认识省内区域
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