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及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2】藏族同胞脸颊多呈黑红色的主要原因是
A.①过多
B.②过强
C.③过多
D.④过强
【小题3】藏袍的穿着习惯反映出当地
A.①弱、③强
B.①弱、④强
C.②强、③弱
D.②强、④弱
【小题4】白天雾霾笼罩时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小题5】为减少霾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集中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B.大力发展私家汽车
C.冬季使用燃气或煤改电取暖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22 02:02: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8年1月27日,郑州大雪,雪后寒风凛冽,贾先生于大雪后外出办事随手拍摄到左图、右图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左图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 )
A.桥面下层与大地隔离,桥体热量散失多,温度低
B.路面下层与大地相连热量散失快
C.桥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D.路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小题2】右图照片显示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较小且薄,东面、南面积雪面积较大,而当时地面积雪几乎没有融化。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小且薄的原因是( )
A.太阳照射西、北面的时间长
B.太阳照射西、北面时太阳辐射强
C.西、北面受冬季风吹拂,雪不易存留
D.太阳照射东、南面时太阳高度角小
同类题2
某重点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乙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图甲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关于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示原理对改善入海河流水质影响较小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东亚地区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示原理是台湾地区降水东部多于西部的重要原因
同类题3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学校地理小组测得的某年1月上旬的气象资料,以下说法正确是( )
A.5、6日两天,天气变化最为剧烈
B.上旬的后期,该地受暖气团控制
C.这段时间有暖锋过境
D.8、9日,该地为阴雨天气
同类题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小题4】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 较小
B.②较大
C.③较小
D.④较大
同类题5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下表为拉萨和广州相关地理信息表。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广州相比,拉萨
A.①较小
B.②较大
C.③较大
D.④较小
【小题2】拉萨的年太阳辐射量比广州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离太阳较近
B.经济落后,大气污染小
C.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D.纬度较高,夏半年白昼时间较长
【小题3】“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会导致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小题5】北方深秋的夜晚往往用燃烧柴草防御霜冻,这种做法有助于
A.削弱①辐射,减少对农作物伤害
B.增强②作用,提高近地面大气温度
C.减少③辐射,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D.减弱④辐射,减少冻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