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地理
题干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C.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2-23 08:16: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1)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雅鲁藏布江源区的总称
B.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C.雪山、冰川是源区内唯一的补给水源
D.该区人口稀少,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大
【小题2】(小题2)建立三江源保护区是因为这里
①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②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③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④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小题3】(小题3)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有
①防风固沙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提高木材产量 ④保护三江水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同类题2
读三江源和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B阴影地区甲为我国的三 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农业部门以________业为主。
(2)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海省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密集、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这里也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源区,对全国、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来自这一地区.
材料二: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黄河源头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专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黄河源头乃至三江源地区生态全面恶化的重要标志.黄河断流、湖泊干涸、雪线上升、冰川崩塌、草场退化等一系列迹象表明:黄河源生态全面告急!材料三:2000年5月,国家在此建立了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1月24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三江源”即哪三江之源?______.
(2)为什么称“三江源”为“中华水塔”?______.
(3)“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恶化,主要有哪些表现?______.
同类题4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读下图,下列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②降水丰富,江河水量稳定、充足 ③是世界上高海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④是青藏地区的要农业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5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小题2】三江源地区( )
A.傣族儿女载歌载舞
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小题3】今后,该地区应( )
A.增加农田面积
B.加强生态建设
C.大力开发水能
D.扩大牧场规模
【小题4】有关我国今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大量吸纳国外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
C.进一步加大初级产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
D.加强独立自主,不依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减少外贸进口
相关知识点
中国地理
认识省内区域
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