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10月29日20时-30日20时全国降水量预报图,读图回答。
(1)说出霜冻线A、B分布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
(2)简述①处霜冻线向北凸出的原因。
(3)简要分析②区域未出现霜冻的原因。
(4)描述造成长江流域此次降水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3-28 08:0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序号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太阳辐射
B.②地面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削弱作用
同类题2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④—③
D.③—④—②
【小题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为①辐射量的很小一部分
C.③—是地球大气的根本热源
D.④—对地球具有保温作用
【小题3】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燃烧柴草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增强(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
A.太阳辐射
B.太阳红外线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地面辐射
同类题4
下列图幅中,能解释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的是
A.
B.
C.
D.
同类题5
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小题2】影响③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地势高低
B.云层厚度
C.正午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小题3】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云量增加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