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10月29日20时-30日20时全国降水量预报图,读图回答。
(1)说出霜冻线A、B分布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
(2)简述①处霜冻线向北凸出的原因。
(3)简要分析②区域未出现霜冻的原因。
(4)描述造成长江流域此次降水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3-28 08:0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是因为()
A.地面辐射增强
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减弱
D.大气逆辐射减弱
同类题2
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在江阴,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的吸收强烈
B.云层的反射强烈
C.大气的散射强烈
D.地面反射强烈
同类题4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同类题5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冰川消融后露出的地表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冻融风化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沉积作用
【小题2】山地冰川消融会导致山地冰川的持续后退。除全球变暖因素外,其主要原因是()
A.裸露地表反射更多的太阳辐射传导给冰川
B.裸露地表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增强地面辐射
C.冰川反射率减小,直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D.冰川反射率增强,反射更多太阳辐射的光热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