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月31°N纬线上①~⑦地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图示季节,导致④地与⑦地气压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小题3】【小题4】此季节,①地与⑦地相比,( )
A.白天气温更高
B.昼夜温差更小
C.风力更强
D.降水更丰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27 06:05: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的是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Ⅰ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B.Ⅱ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C.Ⅲ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Ⅰ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
同类题2
铜陵市郊区有大量草莓种植园,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某草莓种植园计划采取玻璃温室的形式,在冬季种植草莓。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这一做法可行之处在于( )
A.会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
B.会增强地面辐射的吸收
C.会增强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D.会增强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
同类题3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煴:无烟的微火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
同类题4
图甲为山西省忻州市河头村黄土高原民居(窗户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为白色的麻纸,下面为玻璃),图乙为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型茅草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甲的窗户上面是麻纸,下面是玻璃的原因
A.夏季增强太阳辐射,冬季削弱太阳辐射,散失热量
B.夏季削弱太阳辐射,冬季阻挡大气辐射,热量不易散失
C.夏季增强大气逆辐射,冬季削弱太阳辐射,散失热量
D.夏季增强地面辐射,冬季削弱地面辐射,热量不易散失
【小题2】金字型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的原因是
A.防止蛀虫
B.抵御台风
C.美观大方
D.空气流通
【小题3】甲、乙两地民居景观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不同
B.距海的远近
C.海拔的高度
D.生活习惯
同类题5
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图表的判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B.曲线b现象一般出现在迎风坡
C.曲线a①至②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蒸发吸热导致
D.500m以上,海拔越高,两个坡向气温差异越大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与曲线b无关的是
A.华北平原的干热风
B.大分水岭西侧草原植被
C.金沙江干热河谷
D.天山南麓的绿洲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