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的是
、
,表示高空的是
、
。
(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受热的是
,冷却的是
。所形成的热力环流圈流动方向是(从冷却点开始)
。
(3)当亚欧大陆被P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南半球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向北迁徙
C.我国东部沿海盛行西北季风
D.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5-07 03:54: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地,图中A、B、C、D四地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
(2)如果甲图表示的是白天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则表示谷地的是_______地(填A或B)。
(3)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煤炭发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同类题2
地形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很大。读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
A.E坡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于F坡
B.气流从A到B的气温变化值等于从B到C的气温变化值
C.E、F两坡的雪线高度相同
D.A地的人类活动比C地的人类活动多
同类题3
下图所示国家制造业发达,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读图完成问题。
材料一:欧洲某国简图
材料二:A、B两城市气候资料。
(1)试判断该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2)对比分析A、B两城市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差异。(4分)。
同类题4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3年11月13日20时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应了城市所具有的
效应;在这种效应作用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队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
。
(4)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化带的意义。
(5)在下图中画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并画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对比城区和郊区高空的气温和压力大小关系,气温:城区
郊区;气压:城区
郊区(以上填>或<)
同类题5
下图所示为南美洲(局部)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图中等温线数值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海陆位置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所在大洲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大陆分布有世界上纬度分布最低的热带沙漠气候
B.该大陆西侧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C.S与R相比,R处寒流流经,降水少,盐度高
D.该大陆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陆
【小题3】最能反映图示大陆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