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低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读图完成下题。
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13 06: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形
B.纬度
C.海陆
D.洋流
同类题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________,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________。
(2)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________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________作用增强,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________。
(3)晴天比阴天昼夜温差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印度每年在雨季到来前的5月份都会经历高温天气,2015年,印度高温再一次到来,气温飙至48℃,热浪横扫印度,部分地区的气温已超过50℃,以至于柏油马路都被烈日烤化了!6月1日,印度官员称过去一周印度多地持续高温,已造成2200多人死亡。
材料二 下图为印度区域图。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2015年5月份印度高温肆虐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4
读下图“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小题2】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提出抽取海水向空中喷洒海盐颗粒、增加云量以降低大气温度的方法。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
B.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
C.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减少
同类题5
读“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部的M地区太阳总辐射量最少的原因是
A.纬度高
B.海拔低
C.海拔高
D.晴天少
【小题2】太阳总辐射量N地大于P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高
C.降水多
D.晴天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