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是某地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稀疏灌木年最大雪深最小的原因是 ( )
A.植被截留
B.融雪最快
C.降雪最少
D.风速太大
【小题2】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
A.增加水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
B.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增强地面反射,降低大气温度
D.增强大气辐射,减小昼夜温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21 11:16: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三个省区日照时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A.青海、安徽、新疆
B.新疆、青海、安徽
C.新疆、安徽、青海
D.安徽、青海、新疆
【小题2】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海拔高度
C.天气状况
D.昼夜长短
同类题2
暖房(玻璃温室)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一种传统方式。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揭示暖房内温度高于暖房外温度原因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2017年5月初,我国北方大部出现沙尘暴天气,最低能见度约300米。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沙尘暴形成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①暖锋 ②冷锋 ③高压 ④反气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2】沙尘暴使能见度降低而影响交通,主要是沙尘暴使图中
A.a增大
B.b增大
C.c减小
D.d减小
同类题4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9~10题。
【小题1】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2月
B.1月
C.2月
D.4月
【小题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7月到12月气温一直在下降
B.从1月到8月气温先升高后下降
C.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正值,年平均气温会持续上升
D.该地年总辐射差额虽为负值,年平气温却未逐年下降,这与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因素影响有关
同类题5
下表为南方某地2011年9月27日-10月2日天气资料。读表完成以下问题。
日期
27日
28日
29日
30日
1日
2日
最高气温
26
27
25
22
18
17
最低气温
21
21
18
13
12
11
风力
东南风3-4级
东南风3-4级
东北风4-5级
东北风
4-5级
东北风4-5级
东北风3-4级
阴晴
白阴夜多云
阵雨
阵雨
晴转多云
多云
多云
【小题1】6天中,白天大气辐射最强的是()
A.27日
B.28日
C.29日
D.30日
【小题2】与30日相比,29日()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更强
B.大气逆辐射更弱
C.地面辐射更弱
D.大气辐射更弱
【小题3】这期间我国昼夜长短()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