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其风向为____________。
(2)图中②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称为____________;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称为____________。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________天气。
(4)图中A、C两处相比,____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8-11 04:03: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为“北半球某区域2016年2月3日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判断,此时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同类题2
同一时刻,下列城市对流层最厚的是
A.新加坡
B.广州
C.北京
D.莫斯科
同类题3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风寒效应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风寒效应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该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是巨大的山间断陷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今天的柴达木盆地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气温变化剧烈。西北的南八仙有一系列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东南诺木洪附近的一片荒漠地带中,有数以亿计的贝壳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形成贝壳梁。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
(1)说明柴达木盆地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
(2)分析南八仙地区地貌形成的原因。
(3)推测诺木洪附近贝壳梁的形成过程。
同类题5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A.①
B.②
C.④
D.⑤
【小题2】“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 )作用增强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图中序号的正确顺序为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常见天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