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
【小题2】下图是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四种等压面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0-14 05:55: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千米,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下图为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热力环流
C.植物蒸腾
D.大气环流
【小题2】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于甲地( )
A.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B.气温日较差更大
C.降水量较多
D.地形较平坦
【小题3】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A.江苏省
B.甘肃省
C.山东省
D.云南省
同类题2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引起大气运动。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四幅图大气运动图中能正确描述该环流形成过程的是( )
注: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A.
B.
C.
D.
【小题2】下图中四种局部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3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B.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小题2】“冷岛效应”能
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
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
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同类题4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不同时刻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等压线如图4虚线所示时,且甲地气压低于乙地,则A地的风向可能是( )
A.偏北风
B.东北风
C.偏南风
D.正西风
【小题2】若等压线如图中实线所示时,且乙地气压低于甲地,则A、B两地相比( )
A.A处气温低,气压高
B.B处气温低,气压低
C.A处出现降水的概率较大
D.B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同类题5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
A.④和⑤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⑤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空气受热下降
D.乙地易形成阴雨天气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