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所以合称为海陆风。
材料二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⑴根据材料一,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①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②在下图中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③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④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从温度与湿度两个角度回答)带来的影响。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材料二中的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中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有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1-22 05:55: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