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下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2-15 03:0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甲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乙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小题2】夏季,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膜或玻璃大棚,农民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B.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C.阻挡③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D.增强①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同类题2
“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致于降得过低②“烟气”的主要成份为CO
2
,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③“放火作煴”,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煴”,将大气直接熏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于( )
A.大气逆辐射
B.太阳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小题3】谚语说冬季“十雾九晴”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 )
A.晴天时,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
B.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气温低,水汽易饱和而成雾
C.晴天时,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成雾
D.晴天时,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
同类题4
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 )
A.④
B.②
C.③
D.①
【小题2】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A.②--大气辐射
B.①--太阳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地面辐射
【小题3】近地面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④
D.③
同类题5
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到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大气保温作用
【小题2】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长波辐射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削弱了太阳辐射
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小题3】图中数字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当地面辐射最强时
A.太阳辐射最强
B.地面温度最高
C.大气温度最高
D.大气逆辐射最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