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下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2-15 03:0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与下列哪个箭头有关( )
A.a
B.b
C.c
D.d
【小题2】冬季我国北方农民会在农田燃烧秸秆、柴草等制造烟雾,目的是为了( )
A.减弱a
B.减弱b
C.加强c
D.加强d
同类题2
读某蔬菜大棚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蔬菜大棚改变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降水
B.光照
C.水源
D.热量
【小题2】某段时间,我国南方的菜农一般只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A.削弱太阳辐射以减少蔬菜水分蒸腾
B.减少地面辐射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加大气逆辐射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增强地面辐射以提高白天气温
同类题3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的辐射能量大于③
B.①所代表的辐射波长大于③
C.②代表地面辐射
D.④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小题2】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
B.改变③的辐射方向
C.增强④
D.增强②
同类题4
某一深秋的夜晚,在一开阔草坪上放两张深色的纸张,在纸上压一石块以免被风吹走,将一把雨伞打开遮住其中一张。到第二天清晨,发现没有被雨伞遮住的那张纸上凝结了露水,有伞遮住的纸上没有露水。这个实验模拟了大气的
A.成云致雨的过程
B.“遮阳伞”作用
C.“防弹衣”作用
D.“保温被”作用
同类题5
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面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