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地大致( )
A.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
B.位于90°E,昼长14小时左右
C.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
D.位于150°E,昼长14小时左右
【小题2】据图判断( )
A.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0-26 01:19: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分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辐射名称A
A1
B1
C
。
(2)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什么作用的结果:(填字母)①图中的
对地面起了保护作用。②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③夜间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是因为
。
同类题2
读我国某省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要素可能为
A.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h)
B.≥10℃积温(单位:℃)
C.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
D.海拔高度(单位:m)
【小题2】影响该省该地理要素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天气
同类题3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短波辐射,b为长波辐射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a较小有关
C.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d
D.b的全年总量我国最大值出现在海南岛
【小题2】烟熏是农作物预防冻害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导致图中的
A.a增强
B.b增强
C.d增强
D.e增强
同类题4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夏季我们到峨眉山避暑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春季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关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B.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C.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D.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