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C.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小题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 )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乙处多锋面雨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D.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小题3】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小题4】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甲、乙代表地球的表面,则( )
A.环节①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B.环节②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C.环节③是陆地气候形成的基础
D.环节④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4-27 11:18: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低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乙→丙→丁→甲
B.乙→甲→丙→丁→乙
C.丁→丙→甲→乙→丁
D.乙→甲,丙→丁
【小题2】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且甲乙处于同一纬度,则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丁
B.丙>甲
C.甲<乙
D.乙<丁
同类题2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可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
B.减弱地面辐射散失
C.增强太阳辐射量
D.增强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小题2】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用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3】我国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沿海地区
同类题3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I层顶部
B.II层底部
C.II层中部
D.III层
【小题3】生活中常见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出现在
A.I层
B.II层
C.III层
D.III层以上
同类题4
抬升指数是一种表示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的指数,指一个气块从地面出发,上升到500百帕(海拔5500米左右高度)处所具有的温度被该处实际大气温度所减得到的差值。读图某区域某时刻抬升指数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四地大气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中四地近地面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5
下图为东经120°经线沿线每平方千米植物物质量线、降水量线、年均气温等值线的统计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表示植物物质量线、降水量线、年均气温等值线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小题2】关于A、B、C、D、E、F、各处叙述正确的是()
①B处自然带的土壤类型是砖红壤;
②C处附近岛屿多地震灾害;
③C、D、E、F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④G处缺少F处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是处比F处气温低、降水少;
⑤A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较充足,植被覆盖良好;
⑥C、D、E、F位于南半球,A、G位于北半球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