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地区的十月份本应秋高气爽,但2017年10月27日至28日上午,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扩散条件较差,有轻度到中度霾,京津冀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1)图中①表示到达地面的______,②表示____,其方向与③相反。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
(2)图中⑤表示_____作用。受其影响强烈时,白天气温_____(高、低)一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01-05 09:16: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山区7月份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显示该地7月份的降水特点是
A.山顶昼雨多
B.河谷盆地夜雨少
C.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幅大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小题2】造成该地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植被状况
B.太阳辐射
C.热力环流
D.地形起伏
同类题2
下图为沈阳(123°E)某同学连续两日在手机上查询的当地天气状况,和为太阳直射的移动轨迹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两日在图4中的日期可能为( )
A.①前
B.①后
C.③前
D.③后
【小题2】这两日沈阳雾霾较重,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减少
C.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D.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
同类题3
积温是一个地区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内日平均气温的总和。读我国局部地区积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M、N两地积温的差值可能是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小题2】导致M、N两地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小题3】M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地广人稀
D.昼夜温差大
同类题4
大气污染物,特别是
一般都集中在对流层低层,也就是距离地面1~1.5千米的位置,这一层也叫做边界层。在一天中,下午2时边界层最高,距离地面1.5~2千米,晚上可能降低至200~300米。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材料分析影响雾霾边界层高度的直接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温
C.气温
D.污染物的浓度
【小题2】下图为某市某日不同时间气温垂直变化图,如果只考虑温度的影响,雾霾层高度最低的时间为
A.5时
B.20时
C.15时
D.8时
同类题5
下图示意济南市2015年4月12日天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此日
A.最高温出现在午后两点
B.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C.气流上升,多阴雨,气温持续下降
D.气温变化是由气团移动造成的
【小题2】一年中K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与该日相同,由此可知
A.K日日期约为1月21日
B.K日昼长与该日夜长相同
C.K日日出、日落方位与该日相同
D.K日过后该地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