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某地三天的天气情况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材料,可推断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为(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小题2】5月5日与5月7日相比较( )
A.①更强
B.②更强
C.③相同
D.④更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09 01:12: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小题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及其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散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小题3】太阳、大气、地面三者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 )
A.太阳→大气→地面
B.地面→太阳→大气
C.太阳→地面→大气
D.大气→地面→太阳
【小题4】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是( )
A.A
B.B
C.C
D.D
同类题2
读“青海兴海县2016年12月12日~15日气温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时段气温变化的因素可能有
①地面辐射 ②弱冷空气 ③强冷空气 ④冰雪融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导致该地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太阳高度角大 ②白天气温高 ③大气稀薄 ④云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
、密度、
。
(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
①:
;
②:
。
(3)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原因是
。飞机为什么选择在B层飞行?
(4)图中50~85千米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依据所学的知识可以推测该高度范围内大气运动以
运动为主。
(5)C层中有
层,
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
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同类题4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③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 ④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3】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同类题5
读“某大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和“甲岛上的冰尘(混合了冰和水的黑色尘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冬季浮冰界线a段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寒流①势力强
B.暖流①温度低
C.寒流②温度低
D.暖流③温度高
【小题2】甲岛上冰尘落在冰面上,会导致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弱
B.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强
C.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弱
D.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