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纳木错位于拉萨市区北偏西233km,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泊。2007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30°30′N,91°E)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左图),但仅在12日和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是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相对高度变化图(右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
C.牧业活动干扰
D.天气多变
【小题2】图示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的大致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
A.02:00
B.07:00
C.14:00
D.17:00
【小题3】纳木错湖区湖陆风环流的高、低空风过渡地带位于相对高度( )
A.4000m上下
B.3000m上下
C.2000m上下
D.1000m上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18 08:47: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
,乙地
,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
(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
同类题2
影响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植被多少
B.大气厚度
C.太阳高度
D.地表起伏
同类题3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白昼时间长
B.降水量少
C.太阳高度大
D.海拔高度低
【小题2】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
A.立夏
B.大暑
C.夏至
D.处暑
同类题4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的传递过程。图中( )
A.能量传递的顺序为①→②→③→④
B.一天中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候③最强
C.晴朗的秋夜多霜是因为④⑤均减弱
D.⑥是促使大气增温的主要能量
同类题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20℃年平均等温线②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
(2)A所在的气候类型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Q地虽离赤道较远,但这里全年高温多雨,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气候形成的原因
(3)A以西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渔场(名称)
(4)在图中太平洋中的粗虚线上标注洋流方向及画示意曲线表示此处海域表层水温的分布。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