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太阳辐射强度受纬度高低、大气透明度、地形地势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阴山山区
B.长白山区
C.横断山区
D.天山山区
【小题2】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A.2月1日、晴天
B.4月1日、晴天
C.9月14日、多云
D.12月1日、多云
【小题3】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纬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7 02:49: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超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点40分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速260KM/H(10分钟平均),305KM/H(1分钟平均),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最强登陆台风。台风“海燕”共使菲律宾约1410万民众受到影响,导致410万人流离失所,110万所房屋受损,6069人死亡,1779人失踪。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小题1】与台风“海燕”的形成相似的大气环流形势是:
A B C D
【小题2】“海燕”登陆,应属于右图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A.⑤
B.④
C.⑥
D.②
【小题3】“海燕”影响广州的前后,气压的变化正确的是
同类题2
图中A、B、C、D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3
大气中的固体尘埃主要集中在
A.臭氧层
B.平流层
C.对流层
D.电离层
同类题4
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小题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同类题5
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数值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2)图中大气环流呈_____时针(顺或逆)运动。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3)图中丁为________(低压或高压);甲、乙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
(4)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__。若仅考虑热力环流,城市比乡村更多________(晴天或雨天)。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