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字母 A 表示
、E 表示
、H 表示
。其中属 短波辐射的有
(填写字母),属长波辐射的有
(填写字母)
(2)从辐射数量上看 A>D 表明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
作用,方式有 B
、C是
。
(3)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
。(填写字母)
(4)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哪个大?为什么?
(5)露或霜为什么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24 05:06: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图3),据此回答第6~7题。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关于图4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原因
同类题2
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大气垂直分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A层
B.流星、极光等自然现象多出现在C层
C.飞机一般在A层飞行,通常所说的臭氧层存在于B层
D.C层大气密度小、气压低
【小题2】关下列于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流运动以平流为主
B.集中了几乎全部水汽和杂质
C.主要靠来自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温
D.空气稀薄,有利于高空飞行
同类题3
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约 ( )
A.1.5℃
B.2.5℃
C.15℃
D.25℃
【小题2】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
A.A1
B.B1
C.C1
D.D1
【小题3】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 )
A.两者均增大
B.两者均减小
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小题4】①②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 )
A.A1>A2
B.B1>B2
C.C1<C2
D.D1>D2
同类题4
中新社北京2016年11月9日电 秋冬之交本是天高云淡, 层林尽染的季节。但由于同期中国北方陆续进入供暖季,每年此时,中国北方也随之进入“雾霾季”。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反射 大气辐射
B.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小题2】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A.丁增强
B.丙增强
C.乙减弱
D.甲增强
同类题5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分析,A层是______,B层是________,C层是________
(3)A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B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
(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图中的_____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影响的是____层,发射人造卫星在_____层。(填字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