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关闭门窗,点燃一盘蚊香,使蚊香的烟垂直向上(不受室外气流的影响)。在蚊香的等距离左右两侧分别放一只1000W的电炉、一面盆冰块。
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可观察到蚊香的烟
A.垂直向下
B.飘向电炉
C.飘向冰块
D.消失
【小题2】此实验可模拟
A.季风的形成
B.锋面的活动
C.台风的形成
D.寒潮的形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4-30 03:14: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阴天的白昼天空仍然明亮
B.晴天比阴天的白天气温要高
C.晴朗的夜比阴云的夜气温要低
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同类题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二 图甲为福建省7月气温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7月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4分)
(2)根据图乙描述B地气候类型和特征。(3分)
(3)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简要分析良好的植被条件对该区域水循环产生的影响。(3分)
同类题3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各题。
【小题1】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①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②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③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④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上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8,回答“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A.①强
B.②弱
C.③弱
D.④强
同类题5
纳木错位于拉萨市区北偏西233km,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泊。2007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30°30′N,91°E)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左图),但仅在12日和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是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相对高度变化图(右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
C.牧业活动干扰
D.天气多变
【小题2】图示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的大致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
A.02:00
B.07:00
C.14:00
D.17:00
【小题3】纳木错湖区湖陆风环流的高、低空风过渡地带位于相对高度( )
A.4000m上下
B.3000m上下
C.2000m上下
D.1000m上下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