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显示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M、N、P、Q 四处气压值相较
A.M>Q>P>N
B.M>N>P>Q
C.M<N<P<Q
D.P>Q>M>N
【小题2】若上述等压面的弯曲是甲、乙两地热力作用引起的,并且形成了热力环流,则有关甲、 乙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
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4-06 09:29: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减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A.辐射
B.反射
C.散射
D.吸收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面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小题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小题3】造成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天气现象的原因是 ( )
A.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B.夜间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C.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
D.夜间大气的逆辐射强
同类题3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同类题4
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下图为某年我国30°N附近各地入春时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与乙地的入春时间可能分别是
A.2月20日 5月15日
B.5月15日 2月20日
C.3月18日 2月25日
D.2月25日 3月18日
【小题2】导致图中各地入春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地表植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5
北纬 30—40 度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
A.雨热同期
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D.雨热都不同期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