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市,每年夏天有“白夜现象”,即傍晚落日的余晖和第二天清晨的曙光连在一起,与该现象形成有关的大气作用是
A.吸收作用
B.保温作用
C.散射作用
D.反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2-15 07:10: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古诗云“高处不胜寒”。其原因是低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⑤
【小题2】冬季寒冷的晴天早晨有霜冻,其原因是晴天晚上哪个过程较弱( )
A.①
B.②
C.③
D.⑤
【小题3】雅安市在2017年3月1日有一次冷锋过境,雅安当天的天气特征是( )
A.气温下降、气压也下降
B.出现大风、降雪天气
C.气温下降、出现阴雨天气
D.气温上升、气压上升
同类题2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脸颊多为黑红色,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些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原因之一是( )
A.①过多
B.②过强
C.③过多
D.④过强
【小题2】藏袍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出当地( )
A.①弱、③强
B.①弱、④强
C.②强、③弱
D.②强、④弱
【小题3】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最明显的变化是(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说明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同类题4
图中三条等温线a、b、c 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半球及等温线弯曲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温线的弯曲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造成的
B.等温线的弯曲一定是海陆差异造成的
C.上图表示的南半球
D.上图表示的北半球
【小题2】关于图中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是7 月份,①是陆地②是海洋
B.若是7 月份,②是陆地①是海洋
C.若是1 月份,①是陆地②是海洋
D.不管1 月还是7 月②处都是陆地
同类题5
深秋,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在寒潮来袭时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浓烟所起的作用是 ( )
A.减少地表损失的热量
B.增加地表损失的热量
C.减少地表获得的热量
D.增加地表获得的热量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