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诗句“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是古人对霜降时节景观的描述。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诗中描述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A.晴朗的凌晨
B.晴朗的午后
C.多云的黄昏
D.多云的夜晚
【小题2】能用热力环流解释的现象是
A.霜降北京易发生冻害
B.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C.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
D.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11 04:5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所示气温垂直变化状况最有利于污染气体扩散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2
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约 ( )
A.1.5℃
B.2.5℃
C.15℃
D.25℃
【小题2】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
A.A1
B.B1
C.C1
D.D1
【小题3】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 )
A.两者均增大
B.两者均减小
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小题4】①②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 )
A.A1>A2
B.B1>B2
C.C1<C2
D.D1>D2
同类题3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
,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c表示三大岩石中的
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内力或外力)作用。
(3)图中③箭头表示
;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
(增强或减弱),其对过程①会产生
(增强或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
处。
(5)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量之比,一般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其原因。
同类题4
读下图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A.海陆分布与纬度
B.海陆分布与洋流
C.地形地势与降水
D.盛行风向与植被
【小题2】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A.沼泽
B.沙漠
C.草原
D.森林
同类题5
近年来华北地区深陷雾霾污染之中。雾霾时能见度很低,连续多天的雾霾更是给道路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其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大量悬浮颗粒( )
A.增强了对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
B.削弱了地面长波辐射
C.改变了太阳辐射波长
D.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小题2】雾霾天气持续出现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受暖锋控制,空气流动性差
B.地面蒸发强,空气湿度增大
C.冷空气快速南下,气温降低,水汽凝结
D.受稳定天气系统控制,大气稳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