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的季节是( )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B.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减弱了地面辐射
【小题3】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分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12 04:47: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较强,但气温较低,其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湖泊多,调节气温能力强
C.降水少,植被稀疏
D.地形平坦,冬季风影响大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某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示意图(右上图)。
材料二: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左图)。
材料三:某地连续两天气温日变化曲线示意图(右下图)。
(1)右上图上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该层大气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如此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右下图上两条气温曲线中,代表晴天的是_______,代表阴天的是_______。(填字母)
(4)造成该地连续两天白天气温差异的原因与左图中的_______作用有关,而夜间温差的形成则与左图中的_______作用有关。(一律填数字或字母)
(5)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香甜。利用所学原理分析,其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下图中甲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乙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小题2】夏季,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膜或玻璃大棚,农民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B.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C.阻挡③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D.增强①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同类题4
上海郊区某蔬菜大棚,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据此完成下题。
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同类题5
下图是我国30°N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
A.A地与B地
B.B地与C地
C.C地与D地
D.A地与C地
【小题2】造成C地比A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形 ②河流 ③降水 ④纬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