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地理

题干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北京简图

材料二: 2014年北京雾霾天气达到175天,远远超过全国最高平均52天。近年来北京街上的行人戴上口罩用于抵御雾霾侵袭。
材料三: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
(1)图中A 海,B  河,
(2)北京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 ,属于    气候类型。
(3)北京是著名古都,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写出两处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4)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地形区来看,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
B.按温度带的划分,北京属于中温带。
C.按干湿地区的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D.从城市职能来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5)材料二反映了北京市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 问题。
(6)材料三反映了北京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探究“缺水”的原因是 (任写一点即可),解决措施是   (任写一点即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解答题 更新时间:2015-07-28 03:22: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北京的西部和北部绵延着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流淌在山脉之间的溪流和河水都汇集到了山下广阔的平原上,使这座城市焕发了勃勃生机。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1:公元前一千多年,周武王封尧后代于蓟,三国时期曹植曾写下:“出自蓟北门,遥望湖池桑”,如今人们把这里叫做北京。

资料2:中国大运河是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的总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1)1986年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附近发现了商周时期贵族的墓葬。读图可知该古墓位于中心城区的________方向。
(2)结合资料,分析北京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3)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了北京、河北、天津、山东、    和浙江六省市。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明朝时,从杭州驶往北京的货船上常见的货物有( ) 
①丝绸    ②茶叶 ③毛皮    ④煤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有人说京杭运河是“水做”的,京沪铁路是“钢做”的。和京杭运河的水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有哪些优势?
(5)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8年6月在北京举办了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展览,运河沿线多地文化部门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带的传统魅力。请从展示或保护大运河文化带的角度,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