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它能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图中,下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下右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
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因是
A.增强①
B.阻碍②
C.增强④
D.减弱③
【小题2】山东烟台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银色反光地膜,其最主要的作用是
A.增加光效
B.降低气温
C.保持水分
D.抑制杂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7-13 11:43: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高。由于温度差异,秋冬季节对虾从渤海沿海向黄海南部深水区洄游。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形成黄河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最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沉积
D.海浪沉积
【小题2】对虾秋冬季节从渤海沿海向黄海南部深水水域洄游的原因是( )
A.渤海由于更闭塞,秋冬季水温更高
B.黄海由于纬度更低,秋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更小,水温更高
C.渤海由于工业活动多,排放热水多,水温太高
D.黄海纬度更低,冬秋季昼更短但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水温更高
同类题2
读“北半球1 月份和7 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
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
【小题2】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
A.10°~10°
B.40°~60°
C.70°~90°
D.70°~90°
【小题3】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条件
C.下垫面性质
D.热量和空气密度
同类题3
读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1:00-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地面辐射最弱
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此时开始出现逆温
C.9:00-11: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大气逆辐射不断增强
D.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此时大气逆辐射最强
同类题4
读甲、乙两地冬夏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形成同一地区冬夏气温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B.冬夏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差异
C.降水的季节变化
D.昼长的季节变化
同类题5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